科技成果评价(鉴定)
高连通架构超导量子芯片的关键技术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5/9/14 20:38:20
  |  
阅读量:6
  |  
字号:
A+ A- A

根据浙江省技术市场促进会《科学技术成果评价(鉴定)实施细则》,对我会已组织鉴定的成果予以公示,公示期十天。如有异议,请实名提出。电话88210761Email: zjjssc@163.com

                    科技成果公示表

成果名称

高连通架构超导量子芯片的关键技术与应用

完成单位

序号

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

1

浙江大学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

2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信息港园区) 杭州市萧山区建设三路733

3

杭州逻辑比特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黄龙时代广场B705

完成人

序号

姓名

工作单位

对成果的贡献

1

王浩华

浙江大学

项目的总策划和总负责人

创新点12的主要贡献者

2

王震

浙江大学

项目核心成员,创新点13的主要贡献者

3

李贺康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项目核心成员,创新点1的主要贡献者

4

郭秋江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项目核心成员,创新点123的主要贡献者

5

王博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项目核心成员,创新点3的主要贡献者

6

刘武新

杭州逻辑比特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核心成员,创新点13的主要贡献者

本项目成果已通过浙江省技术市场促进会组织的鉴定。

评价(鉴定)委员会名单

序号

姓名

单位

专业领域

职称

1

叶朝辉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研究院

量子精密测量

研究员

2

杨垂平

杭州师范大学

量子计算

教授

3

杨贞标

福州大学

量子计算

教授

4

许凯

中科院物理所

量子计算

研究员

5

方凯

白马湖实验室

低温工程

正高级工程师

评价(鉴定、验收)意见

浙江省技术市场促进会于2025912日组织召开了由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杭州逻辑比特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高连通架构超导量子芯片的关键技术与应用”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听取了技术研制总结、科技查新、检测报告和用户使用等报告,审查了相关资料,经质询和讨论,形成以下鉴定意见:

1、提供鉴定的资料齐全、规范、符合鉴定要求;

2、成果主要创新如下:

1超导量子芯片的高连通架构和制备技术。发明了通过谐振腔耦合多个比特的芯片架构,实现了高效制备约瑟夫森结的纳米压印技术,以及三维高密度封装技术,首次实现了10个超导量子比特纠缠,制备了18个超导量子比特GHZ态和20个超导量子比特多组分薛定谔猫态,研制了30个超导量子比特“莫干1号”量子芯片,多次刷新固态体系纠缠比特数纪录。

2高连通量子芯片操控新技术。实现了基于高连通芯片的高保真几何相位门调控技术,一步实现了多重受控相位门。实现抗噪声的两个超导量子比特量子门的调控技术,发明超导量子比特和读取谐振腔间可调耦合技术,发明一体式超导腔体滤波器。

3多比特量子测控系统的核心技术。发明了多比特容错超导量子计算任意波形发生器和软件控制技术。发明了基于回热式制冷机预冷的低温节流制冷技术,以及将氦气作为回热介质的高效回热方法,降低稀释制冷机中的低频噪音。支撑多超导量子比特芯片上实现99.9%单比特门保真度,99.5%两比特门保真度。

该成果获授权发明专利8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软件著作权1,发表核心论文8篇,包括Science 1篇、Nature Physics 1篇、PRL 3篇,以及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APL1篇,被包括多篇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NatureScience在内的国际顶级期刊相关论文正面引用。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成果总体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鉴定。


标签:全部
网友评论

局域网
0571-8892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