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评价(鉴定)
复杂敏感环境下绿色非挤土植入预制桩技术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5/7/23 15:13:44
  |  
阅读量:8
  |  
字号:
A+ A- A

根据浙江省技术市场促进会《科学技术成果评价(鉴定)实施细则》,对我会已组织鉴定的成果予以公示,公示期十天。如有异议,请实名提出。电话88210761Email: zjjssc@163.com

                   科技成果公示表

成果名称

复杂敏感环境下绿色非挤土植入预制桩技术与应用

完成单位

序号

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

1

宁波中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宁波市鄞州经济开发区临江路166

2

浙江大学

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

3

宁波中淳桩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宁波市鄞州区和济街68号城投大厦11

完成人

序号

姓名

工作单位

对成果的贡献

1

张日红

宁波中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总负责人,项目统筹与实施,对主要创新成果均作出重要贡献。

2

龚晓南

浙江大学

基础理论研究

3

周佳锦

浙江大学

基础理论研究

4

邱风雷

宁波中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研发资源配置统筹,施工技术开发

5

严天龙

宁波中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植入式预制桩系列产品设计与制造开发与规模化制造

6

陈洪雨

宁波中淳桩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桩基施工技术、施工工艺与装备以及产业化应用

7

 

宁波中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植入式预制桩系列产品设计与制造开发与规模化制造、项目管理

本项目成果已通过浙江省技术市场促进会组织的鉴定。

评价(鉴定)委员会名单

序号

姓名

单位

专业领域

职称

1

陈湘生

深圳大学

岩土工程

2

杜修力

北京工业大学

岩土工程

3

刘汉龙

重庆大学

岩土工程

4

刘松玉

东南大学

岩土工程

5

黄茂松

同济大学

岩土工程

6

 

广州大学

岩土工程

7

郑俊杰

武汉大学

岩土工程

8

崔新壮

重庆大学

岩土工程

9

周同和

郑州大学

岩土工程

正高级高工

评价(鉴定、验收)意见

2025718日,浙江省技术市场促进会在杭州组织召开了由宁波中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大学等单位合作完成的《复杂敏感环境下绿色非挤土植入预制桩技术与应用》项目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专家(名单附后)听取了项目成果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质询和讨论,形成鉴定意见如下:

一、项目提供的资料齐全、内容翔实,符合科技成果鉴定要求。

二、项目针对复杂敏感环境预制桩施工的关键难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室内和现场试验等方法,开展了非挤土植入预制桩承载机理、施工工艺及装备、产品绿色低碳制造技术等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

1. 建立了非挤土植入预制竹节桩设计计算理论。研发了三维桩土界面剪切试验装置,揭示了非挤土植入预制桩体系中预制桩-水泥土-土体界面摩擦特性及破坏模式;发明了竹节桩-扩底注浆体组合结构承载性能试验装置,揭示了预制桩-扩底注浆体组合结构的承载特性及破坏机理、非挤土植入预制桩施工环境效应机理,提出了考虑桩周水泥土层和桩端水泥土扩大头影响的非挤土植入预制桩承载力和沉降计算方法。

2. 研发了非挤土植入预制竹节桩技术体系。发明了桩端扩底和固化技术,形成了非挤土植入预制桩钻孔-扩底-注浆一体化施工工艺,研发了预制桩变径技术和扩头技术,解决了钻孔过程泥浆污染问题,实现了扩大头竹节桩-水泥土的协同作用,显著提高了桩基承载力。

3. 研制了非挤土植入预制竹节桩系列成套产品和施工质量智能化管控平台。发明了外刚内柔双层壁体式竹节桩模具,解决了预应力施加过程中竹节部位剪切破坏的技术难题,开发了大尺寸变径结构的竹节桩和复合配筋桩,提升了预制桩抗压、抗拔、抗弯及抗震性能。开发了非挤土植入预制桩施工全过程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质量监控管理系统。

三、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46件,发表学术论文106篇,其中SCI/EI论文75篇,主编地方标准/团体标准4项,参编国家/行业标准6项。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宁波中心和浙能集团温州电厂等重大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综上所述,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标签:全部
网友评论

局域网
0571-88929111